深度用户调研
什么是用户调研
为什么要做用户调研
- 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过程
- 了解目标用户群的使用场景和过程
- 总结用户的问题和流程
- 提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
用户调研常见误区
- 指望从用户调研中获得需求。这是产品经理懒惰的表现
- 用户调研不等于用户访谈。访谈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
- 把个体当整体,把局部表现当做普遍表现
- 从用户调研中找到自我感觉的证明
- 用户调研结论不要谈占比
做用户调研最忌讳什么?
- 直接问用户想要什么,有什么需求?只会会导致天马行空的空泛需求
- 直接问用户这功能好不好用,有没有用
- 快速打断用户
- 打算说服用户
观察用户使用过程 -> 提问 -> 用户主动说
常用的访谈工具
- 录屏软件:Macbook + screenflow
- 手机端录屏:iPhone + Macbook + AirServer
- 统计系统:growingio,诸葛IO,appsee
- 录音笔
- 常见通讯工具(电话,QQ,微信等)
总结:
用户调研是根植于产品经理日常工作的必备素质。
如何操作用户调研的过程
用户调研的过程
明确调研的背景和目的
- 背景:什么情况下发起的调研?是否必须通过用户调研来解决
- 目的:希望通过用户调研,希望得到什么结果
- 忌讳大而全:调研的方向越聚焦,越有价值
- 忌讳假大空:针对行业用户的调研,针对满意度的调研,价值都不大
- 和做产品调研是一样的,先明确目的,再动手调研
案例:
确定用户调研的对象
- 基于背景和目的,先挑选出大量符合行为的用户
- 选定部分目标用户,针对性分析(用户画像)
- 选定合适的用户(时间、地点、感兴趣程度等)
- 邀约用户:直接说明目的,并告知可能发生的情况
- 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
猜测目标用户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什么
- 分析调研对象可能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是什么
- 猜测用户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
- 把解决方案变成可执行的DEMO(纸面、原型等)
准备任务和访谈提纲,并演习
- 按照用户调研预设时间2倍去准备问题
- 标注必须回答的问题和用户操作的关键问题
- 准备用户必须操作的任务
- 把问题串起来,并找你的同事预演一遍
- 总结和调整
进入调研现场
- 先缓和情绪,不要着急一下子进入到访谈/调研中
- 了解背景信息与自己猜测是否匹配(用户画像)
- 尽可能模拟用户的真实环境
- 尽可能记录用户的操作过程:录屏,录音,笔记
调研结束要总结
- 整理单个用户的调研过程
- 是否要调整调研的对象
- 汇总本轮调研用户的过程和结论
总结
用户调研,绝不仅仅是找几个用户聊聊天那么简单,需要精心准备,要做好功课。